1、不根據(jù)成績排座位。排座位是一個較表象的,因為一般來老師照顧學習好的學生肯定就會讓他做到視野較好,較有利于學習的那個座位,比如說教室正中間第三、四排~但是其實根據(jù)現(xiàn)在的教室環(huán)境來說如果一個學生真的想學習,那么即使做到較后一排他也會努力去學習。想通這一點呢。排座位這個問題就明白了。
2、上課提問盡量做到全覆蓋。我們高中的時候老師經(jīng)常不會提問學習差的,因為可能學習差的提問第一次不會,第二次不會,那么久而久之老師就會固化的認為,學習差的肯定不會,為了不影響每節(jié)課的進度就會避免去提問學習差的。但是其實老師不知道的是我們這些學習差的課下也會想辦法把不會的弄明白。畢竟到了高中這個年齡也是很在乎自尊心的。
3、盡可能的去幫助學習差的去提升成績。這里說的提升成績、學習能力,不要急于求成,要放長線~學習差的學生其實以前的知識積累就差,那么想要增強成績就得去先學習那個基本的知識。但是從科學角度來說,每個人學生時期的大腦是有活力的,這也就是說高中那會的年紀是學習知識的較好時間段,只要學生主動學習,那么就去幫助他,慢慢的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孩子帶給你的成就感是無可比擬的。